在高压电缆连接和故障抢修过程中,停用电缆的识别和断开是关键过程。分析了现有电缆识别技术的优缺点,针对电缆识别可能带来的操作风险,设计了一种电缆刺针,并详细介绍了其结构和工作原理。实践证明,电缆扎伤器具有重量轻、操作简单、安全可靠等优点,降低了电缆断裂的危险,保证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。
目前电缆故障查找设备分为通用设备和专用设备。通用设备包括电缆绝缘摇测仪(兆欧表)、万用表等。特种设备包括故障定位仪器、定点仪器、寻路仪器、高压放电及控制装置、电缆识别仪器和电缆穿孔器等。虽然所有设备制造商都在朝着设备集成化、小型化和简单化的方向研究和发展,但在实际应用中,由于故障条件的复杂性,需要准备和使用更多种类的设备。在这些设备的现场使用中主要存在三个问题:
(1)设备本身的先进性和可靠性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,早期的分布式设备逐渐被更轻、更集成化的设备所取代。虽然新设备具有降低劳动强度、缩短查找时间、避免布线错误等优点,但许多新设备为了达到轻量化的目的,采取了减小导线截面积、减小电容容量等措施,在实际使用中会因电流过大、放电时间过长而导致设备烧毁。此外,一些制造商不提供电子元件、集成电路和相关材料的型号,导致设备故障。设备出现故障时,用户无法自行修复,必须返厂维修,延误故障处理,增加运营管理成本。
(2)设备的适用性。虽然不同厂家的设备在原理上差别不大,但是不同部件使用的元器件类型是不一样的。如操作元件为按钮式、转盘式、触摸屏式,显示元件为指针式、液晶屏式,相关数据以数字、表格、图形显示,设备驱动能量为干电池、充电电池或外接电源形式。由于不同的设备结构适用于不同的使用环境,因此在设备采购前应调查现场使用环境和条件。在制定采购计划时,合适的使用条件、保护标准和适用范围应尽可能详细地包括在采购技术规范中。在选择生产厂家时,也要特别注意自己的科研能力、生产能力和售后服务能力,尽量选择成套、系列和可互换的设备,为现场使用提供更多的设备保障。
(3)设备管理问题。电缆故障查找设备有很多种,保存、维护和保养的方法是不同的。如果自带电源的设备长期不用,需要定期充放电进行维护,否则会造成电池损坏,甚至电子元器件损坏;设备在现场使用会出现零件损坏或零件丢失的情况,所以要有专人负责维修和补充,以免影响以后的故障查找工作。因此,使用单位应制定相应的设备保管、借用、维护和更新制度,最好设置专人负责,并建立考核机制,确保设备随时具备正常使用条件。